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新生儿黄疸
编号:13699761
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医学信息》 20145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减轻新生儿黄疸程度及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方法 选择我镇2012年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480例,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240例,对照组2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保健护理,干预组从孕期开始增加预防新生儿黄疸方法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生理性黄疸程度较对照组轻,发生病理性黄疸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关键词:干预;新生儿;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皮肤、粘膜、巩膜被黄染。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若胆红素浓度过高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常可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实行早干预,可避免在出现病理性黄疸时才给予治疗的仓促。我们通过对240名新生儿采取积极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镇2012年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480例,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40例,干预组240例。出生体重2.6~4.0 Kg,Apgars评分≥8,男256例,女224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1~35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性别、体重、胎龄、Apgar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重视孕期保健 预防新生儿黄疸,从孕期保健开始。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紊乱由多种因素所致,非感染因素占首位,其次为感染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36 字符